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国产精品久久人妻无码网站一区-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激情图片小说

EDSFF硬件外形尺寸標準演進及趨勢

日期:2022-12-16 瀏覽:14726 分享:

微信掃一掃:分享

使用微信掃一掃

http://www.datousj.com/news_detail.php?menuid=107&id=51

隨著近幾年EDSFF形態在服務器容量上的快速增長,EDSFF憑借在容量、可擴展性、性能、可維護性、可管理性、散熱和電源管理方面的優勢,EDSFF將重新定義服務器的下一代固態硬盤外形規格。


EDSFF概述

目前EDSFF有以下三種解釋:Enterprise and Data Center Standard Form Factor-企業和數據中心標準外形尺寸(標準);Enterprise & Data Center SSD Form Factor-企業和數據中心固態硬盤外形尺寸(SSD);Enterprise and Data-center Scalable Form Factor-企業和數據中心可擴展外形尺寸(可擴展),內涵稍有不同。現在由SNIA作為SFF技術附屬技術工作組(SFF TA TWG)的一部分進行維護。


EDSFF提供了一系列企業和數據中心固態硬盤外形尺寸標準,以最大程度適配1U/2U服務器,概覽如下:


圖1


對于SSD外形尺寸(Form Factor)標準演化,從硬件角度,可以從以下4個維度來理解標準考慮的一些關鍵要素:


EDSFF分為E1和E3兩大系列,每個系列又都分為Long和Short兩個版本,即E1(E1.L、E1.S)與E3(E3.L、E3.S),并按照不同的厚度和散熱配置劃分出不同型號:在20W、25W基礎上提供40W和70W等版本;PCIe Lane數量也在x4的基礎上增加了x8和x16(E3寬度可以滿足,E1最大x8),滿足企業級SSD更高的讀寫性能。


EDSFF-——硬件接口標準化

SFF-TA-1002連接器標準定義了一種多通道卡邊緣連接器,指定了四種高密度連接器尺寸:1C、2C、4C和4C+。1C連接器作為所有其他尺寸的通用基礎,1C支持高達80W的12V主電源和3.3 Vaux電源,一組邊帶和管理引腳,以及多達8個高速差分對。2C建立在1C的基礎上,并提供多達16個高速差分對。同樣,4C建立在2C的基礎上,并提供多達16個額外的高速差分對。


圖2


SFF-TA-1002定義的尺寸適合PCIe x4、x8和x16,并且由于卡邊緣連接器中的凹口設計,較長的卡可以插在較窄的卡槽中。該連接器通過NRZ編碼(不歸零編碼)為至少56 GT /s的數據速率提供足夠的信號完整性,因此它比現有的大多數PCIe信號連接器標準實現更具有前瞻性。


圖3


E1、E3使用了相同的金手指,擁有更高信號質量的同時,兼容性也能得到保障。新的服務器背板連接器尺寸更小,可達到簡化服務器內部設計、優化風道、增強服務器散熱氣流的目的。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互操作性,EDSFF系列SSD外形尺寸共享一個通用的連接器標準。


EDSFF——M.2形態到E1外形尺寸的演進

M.2主要是為筆記本電腦使用,3.3V電源供電的情況下,最大功率會受到限制,功耗達到8-12W通常都需要散熱器。M.2的外形規格用在1U服務器上會面臨很多挑戰:


首先在散熱方面,PCIe固態硬盤需要很大的散熱器;其次不支持熱插拔,因為連接器并不是為熱插拔設計的,另外難以對固定安裝的硬盤進行維護;再次,針對1U機架(1U=4.445厘米,M2寬2.2厘米)的空間利用率也不太理想。


圖4


E1.S形態在數據中心1U服務器的使用上體現出巨大的優勢:


對不同功率的需求,E1.S采用了不同的標準外殼和散熱器尺寸:對于20W以下的卡,可以使用9.5mm厚度的對稱外殼/散熱片;對于更高功率的應用,則設計了一個不對稱的散熱器,厚度達到25mm,并允許25W。9.5mm的對稱外殼對于大多數SSD用例來說是足夠的;25mm非對稱外殼+散熱器更適合于非固態硬盤設備;對于更注重高性能的應用場景,15mm和25mm厚度的E1.S是更為理想的選擇。


圖5


EDSFF——U.2形態到E3外形尺寸的演進

U.2 2.5英寸盤是部署在企業和數據中心的企業級NVMe SSD主要產品形態,可以與原有機械硬盤混合使用,兼容性強、靈活度高。采用相同的外形設計和SFF-8639連接器,可同時兼容SAS、SATA和PCIe。定義于SFF-8201,長度為101.85mm (max),寬度為69.85mm,厚度有不同規格(5mm到19.05mm不等)。常用的筆記本硬盤是7mm厚度,企業級硬盤是15mm。


圖6:圖片來自網絡


從上圖SFF-8639接口看,紅色標識的為PCIe,能使用4個通道,但限制了更高帶寬和性能的提升空間。另外企業級厚度為15mm,相對E3.S薄盤7.5mm限制了密度的提升。


E3的高度允許SSD使用x4、x8甚至x16的PCIe接口,可實現的帶寬和可配置的運行功率更高。E3.S和E3.L分為“1T”和“2T”厚度版本(T代表Thickness,1T:厚度7.5mm,2T:厚度16.8mm),共4款。其中,E3.L 2T甚至可以實現70W的全功率運行,支持SSD達到更高更強的性能。


E3.S是E3中尺寸比較接近U.2 2.5英寸盤的版本,二者可以共享一個機箱,實現不同類型硬盤的混合部署。E3設備的連接器尺寸最小的1C型號是23.88mm寬,與M.2連接器大小相同;支持PCIe x16鏈路的4C型號為57.02mm,比U.2的SFF-8639明顯小了許多,背板可以做得更小,降低散熱的流阻,更好的散熱能使E3.S/2T支持到40W,從而適配PCIe Gen5和未來Gen6的性能。另外,一些服務器廠商也在探索基于E3的新型設備,如GPU、FPGA、NIC等,在存儲之外EDSFF E3也將為企業級應用帶來更多可能。


圖7


在服務器中的應用場景

EDSFF是專為企業和數據中心而制定的硬盤外形尺寸設計規范,可以在1U服務器上實現PB級的存儲能力,更可以在2U服務器上獲得更加極致的存儲性能。(1U=4.445厘米,2U=4.445*2=8.89厘米)。


圖8:圖片來自網絡


EDSFF標準是面向企業和數據中心針對NAND Flash特點來優化的,逐步擺脫機械硬盤HDD的尺寸影響,可提供更靈活、擴展性更強的存儲方案,成為數據中心SSD標準的演變趨勢。


圖9


E1.S規格相較于M.2規范,擁有更高的存儲密度,因為容納兩排NAND顆粒,滿足高容量超大規模服務器的存儲方案,另外比E1.L外形更短一些,針對1U服務器可提供更高效散熱設計。


E1.S讓SSD的體積得到大幅縮減,在1U服務器中,可容納多達32個9.5mm的E1.S硬盤,這比使用15mm的U.2固態硬盤解決方案的密度提高了3倍多。而15mm的E1.S硬盤,與傳統的2.5英寸固態硬盤厚度相同,在1U服務器中可以容納24個,15mm的E1.S硬盤可將額外的空間用于散熱,并允許使用25W的設備。其小巧的尺寸還允許服務器廠商在保留一定數量的前面板E1.S接口同時,還可提供一定數量的PCIe/OCP NIC插槽,或者與E3、U.2 SSD混合部署,非常靈活。


E1.L雖然可以容納更多FLASH,但因為過長不利于高速信號布線,需要服務器同步更改配合;E1.L硬盤的彈性變大,一旦彎折容易造成PCB損傷,硬件可靠性變低;E1.L目的是為1U服務器提供大容量盤的解決方案。


E3.S規格可以在2U服務器中垂直安裝或在1U服務器中水平安裝,擁有7.5mm和16.8mm兩種厚度。在傳統2U服務器中,前置U.2 SSD數量最多24個,換成E3.S/2T之后可以放23個(2T厚度為16.8mm,U.2厚度15mm,所以數量上少一個);而E3.S/1T則最多可以做到46個熱插拔位,密度優勢相當明顯。


E3.S在1U機箱中需要橫過來放,16.8mm的厚盤可以放10個(與U.2數量相同),7.5mm薄盤則可以放20個,比U.2多一倍。


總結

EDSFF的外形尺寸都共享相同的協議(NVMe)、相同的接口(PCIe)、相同的邊緣連接器(SFF-TA-1002)、相同的引腳排列和功能(SFF-TA-1009)。選擇部分主流外形尺寸標準及應用情況對比如下圖所示:


圖10


到PCIe5.0后,U.2和M.2可支持的帶寬和性能以及電氣特性上已經很難達到要求了,切換到E1.S和E3.S是必然趨勢。


E1.S是EDSFF標準演進中的明星選擇,它以寬度換長度,共享相同的PCB;為足夠滿足PCIe Gen5及以上的固態硬盤散熱能力,9.5mm、15mm會成為主流選擇。


E3.S形態與U.2形態接近,傳統的服務器結構更容易兼容設計,可自然過渡到E3形態。E3的額外高度可使用x8、x16的連接器,能提供更多的通道從而支持更大的帶寬。2U可以容納更多的E3.S/1T薄盤數量,密度可以進一步提升。厚盤可以滿足更大功耗的要求。


憶聯E3.S 1T形態的SSD驗證版本目前已完成所有測試驗證,正式產品也即將發布;后續也將規劃E1.S(9.5mm/15mm)形態及大容量高散熱需求的E3.S/2T形態產品,敬請期待。


憶聯E3.S 1T形態的SSD可提供1C連接器接口尺寸,性能及可靠性規格均滿足各場景使用要求,隨著憶聯E3.S 1T 產品的到來,意味著憶聯在前沿技術趨勢和研發創新上已取得進一步的成果,憶聯的SSD產品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也代表著國產廠商在全球SSD行業開始嶄露頭角。



您可能對其它新聞感興趣

  • 上一篇

    憶聯SSD智慧算法關注用戶痛點,為消費級SSD帶來極致性能與功耗體驗

  • 下一篇

    數據存儲|信息安全技術在SSD中的應用分享

     
  • 產品中心
    企業級固態硬盤
    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
    消費級固態硬盤
    嵌入式存儲
    標桿案例
    運營商
    金融
    互聯網
    云計算
    大數據
    消費電子
    核心能力
    存儲控制器開發
    固件設計
    封裝測試
    解決方案
    天工智能生產制造平臺
    憶聯企業級存儲創新中心
    關于憶聯
    企業簡介
    企業文化
    榮譽資質
    大事記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新聞資訊
    公司新聞
    媒體報道
    展會活動
    技術科普
    服務支持
    下載中心
    咨詢與投訴
    投資者關系
    公司治理
    管理團隊
    財務報告
    最新公告
    加入我們
    社會招聘
    校園招聘

    深圳憶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記憶科技后海中心B座19樓

    電話:0755-2681 3300

    郵箱:support@unionmem.com

  • 微信:
  • 官方微博

  • Copyright ? 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8155700號 技術支持:深圳憶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法律聲明 隱私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龙川县| 台湾省| 永济市| 芒康县| 珠海市| 华容县| 友谊县| 宣汉县| 稻城县| 隆子县| 连云港市| 府谷县| 阜阳市| 大英县| 饶河县| 密云县| 莎车县| 承德市| 宾阳县| 芦溪县| 馆陶县| 新丰县| 华池县| 平潭县| 云安县| 高陵县| 托克逊县| 临洮县| 宜兴市| 高邮市| 和政县| 定日县| 伊川县| 梅河口市| 吉林省| 南康市| 汕头市| 上蔡县| 日喀则市| 卢湾区|